三、案例分析
(一)背景资料
某省一大型水泥生产厂商需建设50000T/D水泥生产线的工程任务,项目发包之后有5家机电施工企业参与投标,最总一家企业中标并与业主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规定工程范围、工期、质量标准、安全环境要求。该水泥生产线主要包括:矿渣微粉生产线、石料生产线、活性石灰立窑、活性石灰石生产线等工艺流程,在项目评标及后续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1:评标时,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总成员为7人。其中专家为该水泥厂技术人员共计5人。
事件2:施工单位成立项目部并对水泥生产线工程进行划分,其中有水泥水泥熟料生产线工程、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蒸汽排除风机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选矿设备安装工程等
事件3:该工程较为复杂,风险因素也多技术人员对是该工程的作业情况、工程规模及现场的环境状况等进行施工方案交底。并针对危险源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定期安全检查。
事件4:项目部对于大型施工机具的进场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定主要对大型机具进行定期保养,专人负责管理等
问题
1、事件1中关于评标委员会的组成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按质量验评标准规定,指出事件2中所列项目哪些属单位工程?哪些属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3、事件3的施工交底的内容是否正确?请说明。请至少举例3种安全检查的类型
4、请论述关于大型施工机具的管理要求
(二)背景资料
某安装公司承接某金属加工厂区的大型高精密切割机床的施工任务。该高精密切割机床的安装要求很高,需要施工单位在测量放线、基础检查验收、吊装就位等关键施工环节做好相关工作。
由于测量放线是该工程首要的施工任务,开工后业主要求该施工单位针对该工作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完成该工作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事件1、施工单位组织了专家论证小组,该专家组有5人组成。其中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相关技术负责人也以专家身份参加了该论证会。会上专家组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图纸、技术文档等相关资料进行论证、评判。最终确定设备基础施工测量的大致工作内容包括:
1、测量设置大型设备内控制网。2、进行基础定位,绘制大型设备中心线测设图。
3、进行设备基础上层放线。4、进行基础开挖与基础底层放线。
并编制了专家论证报告,会后施工单位根据论证报告完善了施工方案的内容,并立即着手设备基础测量施工。
事件2、大型机床吊装就位阶段,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拟选用两台在现场站位后可各吊装60吨重量吊车抬吊,估计吊索具重量为4吨,不均衡载荷系数取1.25,要求技术部门核实其可行性(该机床重量为80t)。
事件3、由于多台吊机可能存在操作不同步等失稳因素,该施工单位又做好了相关预防措施使得吊装作业顺利完成。
问题
1、请指出事件1中有哪些不妥指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2、事件1中设备基础施工测量的内容顺序是什么?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3、该案例事件3中的多台吊机吊装失稳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试计算本案例事件2选用这两台吊车吊装的可行性。